繼上個月降準之后,10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宣布降息0.25個百分點。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財政人士表示,這將直接降低地方政府發債成本,并減輕利息負擔,緩解地方償債壓力,從而騰挪出財政資金來增加民生財政支出。
受央行降息影響,財政部11日已經下調201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票面年利率,3年期和5年期的票面利率較之前均下行了25BP(基點)。
降息緩解地方存量債償還壓力
央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提高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給本報的郵件分析稱,此次降息主要動因是由于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有必要通過降低名義利率來達到降低實際利率、穩定投資增長的目的。
近期正是地方政府償債高峰。根據wind數據,今年3月和4月到期的城投債高達1700多億元,未來幾個月是地方償債高峰期。同時,包括江蘇等多省已經準備好置換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的債券(下稱“置換債券”)發行工作,全國首批置換債券額度為1萬億元,目的是延長地方政府到期的存量債務,降低利息負擔。
江蘇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豫平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央行降息會降低地方發債成本。
不過,針對媒體提出的降息考量之一是否為了降低地方政府發債利率,央行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予以否認,重申利率政策調節作為一個總量政策的考慮的主要因素是經濟運行情況、物價總水平和名義融資成本。
降息利好地方債發行
央行降息操作帶動國內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行。
11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受央行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后,201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的票面利率及提前兌取分檔利率進行調整。
5月11日之后購買的本期國債,其票面利率調整為3年期4.67%、5年期5.07%。調整之前的3年期和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別為4.92%和5.32%。這意味著央行此次降息后,201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的票面利率應聲下落25BP。
國內債券收益率的下行降低了無風險利率,將幫助地方政府節約發債成本,從而有利于地方政府債券發行。
根據審計署報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約10.89萬億元,其中約5.53萬億元屬于銀行貸款。一位山東某市級財政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降息直接帶來國內債券收益率下行,利好債券置換工作。另外,沒有納入此次置換的地方存量債務的還息成本也因降息而大幅降低。
上一篇 : 萬億地方債置換醞釀新政 或納入央行抵押品
下一篇 : 江蘇打頭炮 萬億地方債置換正式開閘